花豆,又名腎豆, 因其形狀如人體腎臟、全身布滿紅色經絡花紋而得名。舊時為朝廷貢品, 又叫圣豆、皇帝豆;也有的形如裝錢用的荷包,也稱招財豆、荷包豆、富貴豆;長期食用具有滋陰壯陽、強身健體、倍增力量等功效, 也被稱之為壯腰豆、壯陽豆;其性平和,味甘美, 具有祛濕、補血、健胃、強腎、養顏防衰老等功效。
綠豆是豆科植物綠豆的種子,別名青小豆(因其顏色青綠而得名)、菉豆、植豆等,在中國已有兩千余年的栽培史。原產地在印度、緬甸地區。現在東亞各國普遍種植,非洲、歐洲、美國也有少量種植,中國、緬甸等國是綠豆主要的出口國。種子和莖被廣泛食用。綠豆清熱之功在皮,解毒之功在肉。綠豆湯是家庭常備夏季清暑飲料,清暑開胃,老少皆宜。
糯米粉是用糯米浸泡一夜,水磨打成漿水,用個布袋裝著吊一個晚上,待水滴干了,把濕的糯米粉團掰碎晾干后就是成品的糯米粉,當然,在超市也能買到現成的。它可以制作湯團(即元宵)之類食品和家庭小吃,以獨特的風味聞名。
黃米又稱黍、糜子、黃米、夏小米、黃小米,有糯質和非糯質之別,糯質黍多作以醇酒,非糯質黍,稱為穄,以食用為主。原產中國北方,是古代黃河流域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。照字典的解釋,是去了殼的黍子的果實,比小米稍大,顏色淡黃,煮熟后很黏。黃米可用于煮粥、做糕、做米飯和釀酒。黃米、小米同出北方,但在北方人眼里,黃米是要高于小米的。人們拿它當江米使,有些地方還拿它做糕待客。
大豆(學名:Glycine max (Linn.) Merr.)是豆科大豆屬的一年生草本,高30-90厘米。莖粗壯,直立,密被褐色長硬毛。葉通常具3小葉;托葉具脈紋,被黃色柔毛;葉柄長2-20厘米;小葉寬卵形,紙質;總狀花序短的少花,長的多花;總花梗通常有5-8朵無柄、緊擠的花;苞片披針形,被糙伏毛;小苞片披針形,被伏貼的剛毛;花萼披針形,花紫色、淡紫色或白色,基部具瓣柄,翼瓣蓖狀。
黑米是一種藥、食兼用的大米, 屬于糯米類。黑米是由禾本科植物稻經長期培育形成的一類特色品種。粒型有秈、粳兩種,粒質分糯性和非糯性兩類。糙米呈黑色或黑褐色。黑米外表墨黑,營養豐富,有“黑珍珠” 和“世界米中之王”的美譽。我國不少地方都有生產,具有代表性的有東北黑米、陜西黑米、貴州黑糯米、湖南黑米等。
紅豆也稱赤豆,一年生直立或纏繞草本,高可達90厘米,羽狀復葉;托葉盾狀著生,箭頭形,小葉卵形至菱狀卵形,全緣或淺三裂,兩面均稍被疏長毛。花黃色,花梗極短;小苞片披針形,花萼鐘狀,旗瓣扁圓形或近腎形,翼瓣比龍骨瓣寬,子房線形,花柱彎曲,莢果圓柱狀,種子通常暗紅色或其他顏色,長圓形,種臍不凹陷。花期夏季,9-10月結果。
黑豆(學名:Glycine max(L.)merr.)是豆科大豆屬植物大豆的黑色種子。黑豆蛋白質含量36%,易于消化,對滿足人體對蛋白質的需要具有重要意義; 脂肪含量16%,主要含不飽和脂肪酸,吸收率高達95%,除滿足人體對脂肪的需要外,還有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作用。